长沙7月1日讯(记者 宋瑶)粮食储藏对温度、湿度、水分等条件有着严格的要求,只有对这些相应指标进行科学控制,才能保证粮食的高品质。以前,湖南储粮基本依靠主观经验,如今,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正在推进湖南粮食储藏进入全新的“智慧时代”。6月30日,湖南粮油健康生态行采访团走进湖南粮食集团的金霞库区,参观湖南数字粮食管理平台建设。
湖南粮食集团有关负责人介绍,根据全省危仓老库维修改造项目的实施计划要求,他们引入了现代信息化管理技术对传统粮仓进行了提升改造。目前,各中心库区正在建设储粮业务管理系统及储粮安全监控系统,包括出入库业务自动化管理、视频安防监控、在线粮情检测、安全预警及智能通风控制等内容。
在金霞库区,记者看到,粮仓中遍布着检测粮情指标的传感器,这些传感器主要用于监测粮食储存过程中温度、湿度、水分和气体等关键指标数据的变化。此外,仓内还配套了全景摄像机及激光测量仪,一方面可360度实时观测仓内情况,另一方面可通过精确测量仓内粮食的体积测算出储粮数量。
据介绍,数字系统将采集的粮情数据自动与预警规则进行分析判断,一旦检测到异常系统自动发出报警提示,并通过播放警报音及发送短信的方式通知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处理。管理人员还可远程实现对粮仓的可视化管控。如果温度过高、湿度过大,或者仓内气体浓度未达到安全范围,系统将自动开启智能通风系统进行调节,有效保障粮食储存的安全。
“信息化技术的应用,使得储粮信息的传输更实时、更准确,具备了自动检测、自动控制、自动统计的功能,达到了高效、科学储粮的目的”,金霞库区还透露,储粮信息化的应用不但可以更加安全地储粮,还可以实现出入库业务的自动化管理。据悉,相关建设方案已经设计完成。
(工作人员展示数字粮食管理平台)
(粮食储备实现远程监控)